「コラム」カテゴリーアーカイブ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四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2)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四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2)

    身为云南回族,迁居到泰国的纳先生之子纳广胜(1954年生)为了维持生计,12岁便到附近山中的老茶树上采茶,卖给茶叶工厂。为了摘得优质茶叶,他比所有人都起得早,其采摘的茶叶也因此受到工厂方面的好评。纳广胜上学时需要徒步翻山,一直走到美斯乐。当时,他遇到了从缅甸逃难而来的国民党军队,受到司令官段将军的赏识,备受疼爱。

    据说泰国政府曾经提出支援边境政策,当时许多农民想要农作物种苗,而年仅10岁的纳广胜,却以“没有道路就没有办法运输农作物”为由提出希望修路,并且在他人每天只能运送一次茶叶的情况下,他却早起一天运送3次,显示出异于常人的勤劳与优秀。

    25岁时,纳广胜和几个人合伙买下了茶树山,生产绿茶,运输到塔通(走水路可以到清莱)。这是一段没有公路的山路,只能用马来运输茶叶。彼时,他和同为云南回族的女孩结婚,茶叶生意一帆风顺。后来又买下了其他茶树山增加产量。到了上世纪80年代,泰国产茶叶需求减少,他们迎来了转机。90年代,美斯乐等地受到台湾援助,开始生产乌龙茶,纳广胜等人也借机学习乌龙茶的制造技术,并投入生产。

    1997年,纳广胜决定在现在茶园的位置种植茶树。尽管这里环境优越,但因原本是芒果园,所以当地人似乎都没有意识到会产出好茶。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再加上去台湾和越南考察过,纳广胜确信在洼地(海拔400米)也能出产优质茶叶,于是购买了2英亩土地,2001年开始正式投产。茶叶增产后,附近的农民纷纷和其洽谈土地出售事宜,不知不觉间收购的茶田已扩大到100英亩。一直到2009年去世,纳广胜一直在制茶。

    纳广胜的女儿纳顺安先是在清莱皇家大学读书,后又获得清莱皇太后大学的MBA。父亲去世后,她继承家业,虽然身为女性却勇担社长职务。其穆斯林装扮的妹妹从美国留学归来后也给她当帮手,从女性的独特视角,致力开拓草本茶等新业务。现在,她们在清莱市内开了两家气派的茶庄,面向游客出售茶叶,努力普及清莱茶。

    从前,纳家的出口基本是面向台湾,现在更多的是以有机茶为主出口到欧洲和美国,并向中国出口低价的茶饮原料。在泰国国内,由于近年来茶叶需求也曾有所增加,于是就不再向台湾出口。从将茶叶贸易渐渐扩展到全世界的纳女士身上,充分显现出回族人的品格,引人探究。

    那么上一篇中纳女士提到的“云南回族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到底又是怎样一段历史呢?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的时候,其盟友中有汪古族,据说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成吉思汗的帝国。

    汪古族信仰景教。元代时,景教在国家的庇护下曾一度兴盛。然而,到了忽必烈时代,很多人开始从信仰景教转到信奉天主教。进入明代,当政者一变,景教徒便开始遭受迫害,为了生存融入回教之中。

    如果此说法准确,那么曾和成吉思汗(子孙)联姻的景教徒,融入回教徒之中迁居云南的推断就较为合理。并且,也就很容易理解,云南回族中马姓居多并非出于对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崇敬,而是因为景教徒多姓马尔。不过这和茶叶的历史相去较远,我的考察也就到此为止。

    再说点儿题外话。我对泰国的腌茶Mien也很感兴趣。明明在缅甸被称作Lepet-so,为何在泰国叫做Mien呢。据说在缅甸最开始生产茶叶的是德昂族。德昂语中将茶称作Mijam,这个发音不禁让人联想到Mien。

    Mijam是喉结的意思,但似乎语源是“猎人从统治者手中,从鸟的喉咙中获得了茶种”。在全世界的语言中,通常表示茶的词只有两类——“Cha”或“Tea”。而此地的表述和二者都不相关,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Mien在泰国也称作嚼食茶,原本和Lepet-so的制作方法相同,可从名称上来看却没有丝毫关联。有种说法认为,这一读音来自汉语的“茗”,由此看来,泰国的腌茶,和德昂族的Mijam一起从中国传入的可能性较大。此外,与茶叶传播相关的瑶族就自称Mien,这也引起我的巨大关注,我认为有必对当地和茶叶起源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调研。

图片说明

  1. 天元茶行的茶田
  2. 天元茶行的茶叶
  3. 清莱市内的店铺
  4. 与景教相关的书籍
  5. 泰国的腌茶 由泰国瑶族(勉)制造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三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1)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三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1)

    大约3年前,我曾和静冈的茶叶专家一起到访过位于泰国北部清莱郊外的茶园。当时接待我们的女老板身着穆斯林服饰,戴着头巾,但汉语非常流畅,因此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我因为迫切想要了解她的家族史而再次到访清莱,没想到就此揭开了一段宏大历史,令我震惊不已。

    清莱位于泰国最北端,昔日曾因是交通要塞而繁荣。除了佛教寺院,这里还有大型伊斯兰教清真寺,以及基督教的教会,多民族混居的状况一目了然。如果到访山岳民族博物馆,会了解到克伦族、拉祜族以及与茶渊源很深的瑶族、阿卡族(东南亚对哈尼族的称呼)等众多少数民族在此聚居,真可谓是民族大熔炉。

    我们到访的是位于清莱郊外一个叫做湄佬的幽静村庄。一到那里,眼前忽然出现一片茶田,之后就看到了制茶厂。天元茶行的老板,戴着穆斯林头巾的纳顺安女士满面笑容地迎接我们。虽然一眼看上去就能知道纳女士是伊斯兰教信徒,但她的祖上其实是从中国云南迁居而来的回族。

    纳女士的祖父出身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部,今天的玉溪市通海县纳古镇。正如村名中有“纳”字一样,这里原本是回族纳家居住的村子,如今也有很多回族在此生活。纳女士还告诉我们一个惊天秘密:“居住在这里的回族被称作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据说“成吉思汗的后人当年曾定居云南,后成为回族。”并且,如今也有他的后人生活在云南。

    云南回族有马姓或纳姓等姓氏。云南回族中较为著名的是马帮,即当年走遍中国和亚洲从事运输的商贸团队。据说近代,云南到东南亚的运输业也是由回族垄断。运送的物资有丝绸、纸张、器皿、工具和鸦片等,当然也包括茶叶。

    为何云南回族习惯与马相伴,此前我曾疑惑不解,但从其是蒙古人的后代来说,就豁然开朗了。成吉思汗的后代广泛分布在中亚和亚洲西南部,所以,从云南到泰国北部,再到缅甸北部都有其后人也就不足为奇。

    据调查,纳家的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元代,忽必烈平定云南时,西域回族也曾参战,后移居云南,由此开启纳家历史。元代,蒙古帝国的许多行政官员也都是穆斯林。其中,才华横溢的赛典赤·赡思丁在统治云南并征收税金的同时,也致力于云南的开发。他的事业后来被其子纳速拉丁继承,据说纳家就是纳速拉丁的后代(或许纳速拉丁的纳成了姓氏),所以,他们很可能和成吉思汗或忽必烈有姻亲关系。

    迁居云南的回族开垦农地,发挥了屯田兵的作用。他们的生活虽以农业为主,但也会使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制作金属制品,运送到远方销售。纳家居住的纳古镇擅长传统的五金制造技术,曾因涌现出许多工匠而闻名,他们的产品也曾被马帮运送过吧。

    关于赡思丁和茶有这样一段传说。相传他在云南视察时,中暑晕倒,一位回族老人用热水泡了一碗放了茶叶、葡萄干和菊花的水,盖上盖子放在他床头。赡思丁苏醒后将其饮下,身体立即康复。由此,盖碗茶流行开来。有人说,其子纳速拉丁后来到过宁夏和陕西等地,使得盖碗茶名扬天下。

    此外,有记载称明朝永乐年间,曾经远航至阿拉伯的航海家郑和也是纳速拉丁的后代,这同样让我倍感意外。郑和是有名的宦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云南回族出身。时至明代,他为何受到永乐帝重用,这其中的原委和云南回族的关系很耐人寻味,我决定将其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关于茶,有说明称,在长途海上生活中,之所以很少生病,就是因为饮用了回族的八宝茶。

Exif_JPEG_PICTURE
Exif_JPEG_PICTURE

  顺便说一下,清莱市内有一个大清真寺,现在也由云南穆斯林掌管,而且掌管者竟然是郑和的后代,由此看来上面的传说还是有道理的。不管怎么说,这件逸闻甚至让我感受到了清莱的重要地位。

    纳女士的祖父,在二战前的1935年,和在腾冲市经营茶叶生意的一位老板千金结婚。腾冲也有很多回族居住,或许这位千金也是回族。据说,二人都是在昆明上过学的知识分子, 后来纳女士的祖父住在妻子老家学习制茶。抗日战争开始后,二人从云南一路步行到缅甸,又好不容易走到泰国边境,然而,在那里丢失了盘缠,后从大其力走到泰国山间的茶馆,在那里开了一家小餐厅和杂货铺维持生计,生活很是艰辛。

图片说明

  1. 清莱 清真寺
  2. 清莱 山岳民族博物馆
  3. 天元茶行 纳顺安社长(左)和妹妹
  4. 新疆 回族的现代风格茶馆
  5. 茶馆里的小吃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二篇 泰国曼谷的建峰茶行和集友茶行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二篇 泰国曼谷的建峰茶行和集友茶行

我以为探寻建峰茶行的过程会很波折。然而,在附近一打听得知,大约5年前,“的确有一家中国料理店”从这里搬走,我们根据店名找到了店铺的联系方式,拨打了电话。于是得知,这家餐厅的前身正是建峰茶行。

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我找到了这家距离唐人街有相当一段距离,位于湄南河沿岸的高级港式餐厅,沐浴着傍晚时分的河风,我品尝了正宗的粤菜。女老板带我们来到前厅,“建峰茶行”的招牌和印有其字样的包装茶叶赫然映入眼帘。

建峰茶行的历史宛若一部小说。清末民初,安溪出身的厦门大茶商林奇苑之女,赴上海求学。在上海戏剧性地邂逅了一位泰国军人,坠入爱河并远嫁曼谷。因为牵挂女儿,林奇苑在曼谷开了建峰茶行,还派了一位总管并带去大量茶叶,据说是因为女儿的老公是军人,经常不在家,有了茶行可以陪伴女儿。

这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事,实际上对林奇苑而言,女儿的远嫁也是自家生意向曼谷拓展的难得契机,由于当时国内处于战争一触即发的混乱时期,将女儿嫁到泰国可能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不管怎么说,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因为是厦门大茶商在曼谷开的店,生意自然很红火。

我很想了解林奇苑这位大茶商的经历,于是拜访了好几位厦门专家,然而还是没能了解到细节。只听说19世纪60年代,一位安溪出身,和武夷山也有些渊源的名叫林心博的人开始创业,之后在漳州、泉州、厦门等地开设分店,主营武夷水仙茶。鸦片战争之后,各地纷纷开设港口,欧美茶商等大量收购茶叶,由此很多安溪人开办茶行,林家也算是茶业界的先驱了。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林家已经在厦门港口附近的水仙路上拥有了规模很大的店铺,但之后因为国有化而销声匿迹,子孙也都转行,其历史就这样被湮没了。在香港上环,现在仍有一家名为林奇苑的茶庄,然而,这是潮州人1955年开办的,和厦门毫无关系。

很遗憾,无从得知建峰茶行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历史。女老板(远嫁泰国那位女士的女儿)好像也不了解,但她提到“开集友茶行的老板是我亲戚,他应该很了解”,于是我去拜访了她介绍的王国星先生。

集友茶行是王国星先生的父亲王清时于1940年在曼谷创办的,王清时是安溪西坪尧阳茶农出身,因为茶叶生意而来往于安溪和泰国之间。王国星先生的祖母也是林奇苑的女儿,而且是那位嫁到泰国经营建峰茶行的女士的姐姐。他给我看了1948年拍摄的家族照。

王清时把老家生产的安溪茶带到曼谷推销,当时的据点就是建峰茶行。之后才开了自己的店。通过大茶商林奇苑而有了亲戚关系的建峰茶行和集友茶行,堪称曼谷茶业界草创期的老字号茶庄,但当时的泰国国力衰弱,只能进口便宜的茶叶(如安溪色种茶等)。

据说,集友茶行和香港的老字号尧阳茶行也是亲戚关系,或许可以说集友茶行正是福建茶业界的主流店铺。尧阳茶行上世纪30年代从厦门迁至香港,如今的厦门开元路上仍保留着其当年建筑,尧阳茶行是拥有茶叶出口基地的大规模茶行,今天仍在香港经营茶叶生意。

集友茶行的业务走上正轨的时候,中国迎来了国有化浪潮,茶源变得紧俏,于是集友茶行开始进口并销售价格低廉的台湾包种茶。然而,此时泰国又掀起排斥华人的运动,本土化的加剧,让中国茶没有了市场。集友茶行只好想出一个无奈举措,也算是一条消耗多余茶叶的路径,即开始生产普洱茶熟茶,第二代掌柜王国星告诉我,店里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保存普洱茶的。

到了80年代,泰国政府限制进口,王家又开始在泰国北部生产乌龙茶等,许多茶庄都开始将业务向销售泰国茶倾斜。此时,耀华力路上的茶庄逐渐消失。其中,只有集友茶行还在执着销售中国茶,由于他们不碰走私茶,而是只销售农药检测合格的茶叶,因此获得老顾客的信任,生意得以为继。这源自其父王清时对中国深深的眷恋,如今老人100岁了,也没有加入泰国国籍,持有的还是中国护照。

我向二代掌柜王国星询问用建峰茶行信纸写信的王文述的情况,他很怀念似的说:“确实有这个人。他不是茶商,而是制茶师。不过,很久以前就去世了。有三个儿子,但谁也没有从事茶叶生意。”调查终于明了,而建峰茶行历史的探索之旅也终于在此画上句号。

图片说明

  1. 在建峰茶行的招牌前合影
  2. 建峰茶行的包装
  3. 集友茶行的传统功夫茶
  4. 厦门林奇苑的家族合影
  5. 集友茶行的老板王国星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一篇 泰国曼谷的建峰茶行和王有记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一篇 泰国曼谷的建峰茶行和王有记

 此前,我先后走访了缅甸、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茶商。因为还剩下东南亚华人众多的实力派国家泰国,此番我决定探访泰国。只不过,泰国华人的本土化倾向也比较严重,即便去唐人街耀华力路,不仅普通话行不通,也几乎看不到喝茶的华人。年轻人和泰国人没什么两样,喜欢喝可乐等凉甜饮料,中国茶似乎无人问津。

 和在荷兰殖民统治下,华人生活艰辛的印尼不同,据说,泰国的王室和华人走得很近。18世纪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吞武里大帝郑信是潮州人,现在掌控曼谷王朝的也是潮州人。历代国王的王妃以及侧室,据说都是华人的女儿担当。关于耀华力路的土地,有这样一种说法:“不能在皇家授予的土地上做买卖。”曼谷华人中潮州人和客家人占了8成。这一结构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截然不同,或许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

 我到访福建安溪西坪的时候,朋友邀请我说“去看看本山发祥地吧”。本山,如今已经看不到了,是茶树品种之一,2000年以前,和铁观音、黄金桂、毛蟹并称安溪四大名茶。其发祥地叫“月塞”,因为位于一个宛若被城墙包围的要塞一样的小村落里而得名,经营民宿的当地居民正在尝试让本山复活。

 这家民宿的墙壁上贴着陈旧的信件和照片。仔细一看,原来是泰国曼谷的华人寄回故乡的信,内容是向远方的亲人汇报近况。我注意到信纸抬头印着“建峰茶行”的名字,以及汉字住址和电话。

 我此前去过几次曼谷,也去过唐人街耀华力路,但说起大茶商,只看到过潮州人开办的三马(宝记)。然而,从30多年前就在信纸上留下店铺名称来分析,这家建峰茶行无疑应该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我决定按照信上的地址探访一番。这次探访颇费周折,当我在远离耀华力路的一家西餐厅角落里看到建峰茶行的招牌时,毫不夸张地说,感觉像是发生了奇迹。

 寄信人是西坪民宿老板的亲戚,名叫王文述。信上说:“为了逃避征兵,1936年我从安溪到了曼谷。”还写着,“我被有记茶行雇佣,担任烘焙师。”看来这位王先生在安溪的时候就从事茶业生意了。

 听到有记茶行这个名字,我立即联想到如今在台北大稻埕开店的有记名茶。台北有记即便今天也是拥有烘焙设备的少数知名茶庄。打听这里的历史得知,1890年,第一代掌柜从安溪西坪赴厦门开店。第二代掌柜则是以曼谷为据点,在台北开办了茶叶工厂,在泰国销售台湾茶。

 我先是到曼谷的福建会馆询问,对方说:“请说一下店铺的泰语名字。现在会员注册都用泰语。”这让我明白为何泰国华人如此本地化。无奈之下,我准备查找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有记茶行。走在耀华力路上,我看到台湾茶的字样,原来是一家叫做王有记的茶庄。然而,店员也不了解详情。尽管如此,他还是告诉我,“其实还有一家王有记。”于是我乘三轮摩的嘟嘟车前往。

  好不容易找到,这是一家继承了第二代店铺的曼谷王有记。现在也经营安溪茶,有老主顾前来购买。第四代掌柜是位女性,名叫王若芳,她告诉我,刚才耀华力路上的那家店,是战后从大陆移居到台北的第三代掌柜的一个儿子,回到曼谷之后开设的店铺。所以,至今还延用台北有记的包装卖茶。

 而眼前的这家店是二代掌柜王孝谨从厦门来到曼谷之后,1930年前后(商标注册时间是1934年)创建的。在曼谷的茶庄中也算是老字号了。这里比耀华力路距离王宫更近,福建王有记为何选在这样一个特殊地带开店呢。战后第三代掌柜王炳霖除了经营台湾茶,也出售乌龙茶等。之后由于时局混乱,似乎是去了泰国北部从事制茶业。

 遗憾的是,女掌柜称“店铺到底有没有雇佣写信的王先生做烘焙师,以及建峰茶行的历史不得而知。”建峰茶行到底是怎样一家茶行呢?无奈,我请人帮忙把汉字住址转换成现在的泰国住址,前去探访。那是位于唐人街主街上,比耀华力路更靠里的一座建筑物,然而,大门紧闭,一派无人迹象。

图片说明

  1. 在福建安溪发现的信件
  2. 台北有记名茶保留的炭火烘焙
  3. 曼谷 福建会馆
  4. 曼谷 耀华力路上的王有记
  5. 曼谷 正宗王有记的第四代掌柜王若芳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篇 吉隆坡的老字号茶庄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篇 吉隆坡的老字号茶庄

从怡保乘坐直达列车,两个半小时可到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实际上,吉隆坡原本和怡保一样,都是因开发煤矿而兴起的城市,之前介绍过的肉骨茶发源地巴生附近就有煤矿。理所当然,吉隆坡也涌入了大批华人,并发展成为大都市。本期,就来看看我在吉隆坡老字号茶庄的收获吧。

吉隆坡的唐人街又名茨广街。听说这里有几家老字号茶庄,我决定一探究竟。在游客熙熙攘攘的街道正中,矗立着被重新装修得很漂亮,却又保留老字号风格的广汇丰茶行。我记得几年前来吉隆坡时也曾到过这里,并在此确认了马来西亚人也在饮用六堡茶。

很遗憾掌柜不在,没能详细了解店铺的历史。不过从其1929年创办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来看,即便在吉隆坡也算得上是最古老的茶庄了。而且,其掌柜如今还是马来西亚茶业公会理事长,就更应该来此拜访了。店员很热情,给我看了公会的会刊,在会员一览表中,我也了解到了其他会员的情况。

会刊中介绍了建源茶行,就在广汇丰附近。这家店位于唐人街尽头,没人提醒还真不容易发现。进到店中,一名华人男子正用英语为从欧洲来的女性茶叶爱好者们进行讲解。我和华人男子身边一位年轻人攀谈起来。他就是这家店铺的第三代掌柜许健川。

许先生说店铺创办于1945年,二战前他爷爷从安溪来到吉隆坡,开始骑着自行车到处卖茶。之后,事业取得成功,除了开零售店,也开始涉及批发行业。创办了进口公司联隆泰,以此加盟了创建于1960年的中国茶进口机构岩溪茶行。据说和香港、新加坡的茶行有很多业务往来。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建源茶行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供给马来西亚国内的茶庄。直到今天,还和许多茶庄保持着联系,只不过数量在逐渐减少。据说,如果不是1990年前后,台湾茶艺进入马来西亚,茶叶销量会更加一落千丈。年轻的第三代茶商们是如何渡过这一困境的呢?

许先生说,在距离唐人街稍远的地方还有一家老字号茶庄,于是我们步行前往。这里弥漫着印度人和阿拉伯人生活的气息。原本华人移居的地方也大多会有印度人街区等,因为大家寻找商贸区的着眼点大致相同。正是这些外国移民构建了城市的雏形。

这家茶行名为高泉发。创建于1931年,是和广汇丰齐名的吉隆坡老字号茶庄。店内空间很宽敞,光线微暗。似乎很少有客人来零买。这里第三代掌柜的妻子黄月华女士出来接待了我们。听她讲,掌柜高先生2018年的时候去世了,享年87岁。现在她和儿子一起掌管这里的生意。

一开始,黄女士可能不清楚我的来路,谈话间略显戒备,但一说起她先生的故乡是安溪大坪,而我曾经详细调查过缅甸大茶商张彩云(安溪大坪人)和其家族的历史后,黄女士相当惊讶,立即打开了话匣子。顺便补充说明一下,直到今天安溪大坪人的姓氏依然以张姓和高姓为主,由此,也可以得出高掌柜是大坪人的线索。据说,台湾以包种茶产地闻名的坪林和生产木栅铁观音的茶农中高姓张姓居多,也是因为都是大坪出身的缘故。

黄女士的祖籍不是福建,她好像是潮州人(或许是客家),当她提到先生的亲戚当年来马来西亚时,曾接受过张彩云的资金援助时,我也同样感到很意外。之后,她又谈到张源美的后代去了南亚,自己几年前和林金泰的后代还有过联系,总之,有关老字号的话题层出不穷,让我感叹茶叶的历史遍地开花。

黄女士还告诉我,以前,高泉发曾有很多日本游客和日本航空公司的人光顾,据说是专门来买中国茶的。“这两年,因为可以直接去中国买茶了,大家就不再来这里了”黄女士寂寥地说。不过,我觉得日本经济衰退,百姓生活不那么富裕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近在马来西亚,“茶是用塑料瓶喝的”“要在饮料亭购买”这种对茶的印象也开始以年轻人为中心扩散开来,老字号茶庄的生存已经到了极其艰难的时代。今天的华人能把祖先费尽周折飘洋过海创办的产业守护下去吗?或者他们有自己的打算,将会开辟出一个崭新天地?此次,我虽然走访了几家马来西亚茶庄,但发现,似乎兼顾马来人和印度人喜好的茶商,生存空间才会更广阔。

图片说明

  1. 广汇丰茶行
  2. 和建源茶行第三代掌柜许健川(右)合影留念
  3. 高泉发茶行的茶叶包装
  4. 和高泉发茶行第三代掌柜的夫人黄女士合影留念
  5. 高泉发出售的红茶粉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九篇 美食之城怡保 经营六堡茶的老字号茶庄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九篇 美食之城怡保 经营六堡茶的老字号茶庄

马来西亚著名美食之城怡保(马来西亚霹雳州首府)位于槟城岛对岸,从巴特沃斯开车2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这里因从19世纪开始,为开发锡矿山而涌入大量潮州、客家、福建华人而闻名。受此影响,直到今天,当地的华人仍占7成左右,致使在马来人为主要人口的马来西亚,弥漫着一种特别的气氛。可以说,这里是一个让中国人感到很亲切的地方。

然而,即便在怡保,步行走上半天也找不到一家老字号茶庄。听说有“茶咖啡公会”,我忙去探访,但据说最近只剩下咖啡业会员,所以从这里我也没能获取有关茶庄的信息。不过,因为怡保是白咖啡的发源地,我被带到一家海南人开的老咖啡店,还被请吃了白咖啡和咖椰土司。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说怡保的美食和咖啡大部分都是海南人制作的,略感惊讶。或许海南鸡饭也是由迁居马来西亚的海南人发明,而并非海南岛原产的吧。

我终于找到了一家老字号茶庄。那就是低调静立在城中的梁瑞生。店里摆放着古旧的茶叶罐,散发着老字号的气息。据说这里一直都主营六堡茶,在当今的马来西亚已经是稀有店铺。到底还是华人众多的怡保啊。第三代掌柜易劲升一边为我冲泡香气浓郁的六堡老茶,一边亲切地和我交谈。梁瑞生原本是他广东鹤山出身的祖父易惠才在1940年创办的。

六堡茶是广东省近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生产的黑茶(后发酵茶)。马来西亚华人长期以来一直都饮用这种茶,给人感觉很特别。在高温潮湿的马来西亚,特别是对煤矿工人而言,补充水分非常重要,所以,据说大家都通过饮用这种茶来防病。

虽然六堡茶有些是从广东直接进口的,但似乎也有不少是经由香港进口到马来西亚的。实际上梁瑞生的六堡茶就来自香港茶商。为了进口中国茶,梁瑞生没有加入1960年成立的岩溪茶行。从前,六堡茶曾经从马来西亚转口到泰国和缅甸,现在几乎只有马来西亚华人饮用了,尤显珍贵和不同寻常。

我咨询了香港出口六堡茶的茶商,他表示:“老实讲,六堡茶是边境茶,属于价格低廉的品种。从前在马来西亚缺少投资、华人贫穷的时代,只能买这种廉价茶。”的确,近年来马来西亚国力增强,随之掀起了饮用价格昂贵的普洱茶的热潮。

只是最近在中国国内,从健康第一的观点出发,人们重新认识了黑茶,六堡茶作为珍贵茶种备受青睐。据易先生讲,“最近,越来越多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人咨询是否有六堡茶老茶出售,我们还曾接受了杂志专访,相关报道也不断增多。”他给我看了刊登介绍六堡茶文章的茶业专刊。其中的内容相当专业详实,让我很惊讶。

我向易先生打探怡保其他老字号茶庄的信息,他告诉我步行可以走到另外一家茶庄。这是一家位于城边的茶庄,名曰瑞珍茶行。然而据说店主不在,很遗憾我没能详细采访。不过,店员允许我拍照,我由此记录下了非常复古的店内风景。店中展示的各种物品,也都极具怀旧感。

这家店的前身是1918年一个叫李礼祺的人在福建安溪开办的李瑞珍茶厂。在马来西亚开店是在1942年的时候,期间李家人因为某种机缘迁居马来西亚。从老包装看,他们在经营铁观音茶等福建茶的同时,也一直在售卖面向马来人的红茶粉。

从装饰在墙上的众多招牌中,我发现了“滕泰茶庄”和“香泰茶庄”这两个名字,让我深感意外。因为这两家茶庄的名字曾经出现在前面提到的设立于1960年的岩溪茶行的会员名单中。原来这两家如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怡保都无人知晓的茶庄到底还是真实存在过的。

而且,它们作为安溪茶业圈的茶庄,一定也和这家瑞珍茶行有某种关联。或许它们曾是瑞珍进口茶叶时专用的公司名称,但很遗憾,这一谜团这次没能解开。我还有一个疑问,在如今依然有很多华人的怡保,为何茶庄正在急速消失?有人认为这和上世纪90年代很多矿山纷纷关闭有关,然而,此次旅行我也只能探究到这里为止。

图片说明

  1. 怡保原产的白咖啡
  2. 怡保城市掠影
  3. 创建了80年的梁瑞生茶庄
  4. 梁瑞生第三代掌柜易劲升(右)
  5. 1942开业的瑞珍茶行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八篇 槟城、亚罗士打的老字号茶庄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八篇 槟城、亚罗士打的老字号茶庄

槟城最古老的茶庄

    在马来西亚,槟城或许是仅次于吉隆坡的重要城市。所以,我想当然地以为那里居住着许多华人,也总会有茶庄,便没有经任何人引荐独自前往。然而,走在街上竟很难轻易发现卖中国茶的店铺。这该如何是好?凭借以往茶旅的经验,我总结出:“在海外的华人社会中一定有同乡会,且其作用巨大。如果能找到同乡会,就应该能获得一些蛛丝马迹。”

    我从网上搜索槟城的安溪会馆。虽然没有找到,却发现了福建会馆,于是前去探访。福建会馆旁边是宏伟的孙文纪念馆,从中可以得知华人是如何参与孙文领导的反清运动的。

    我到访了福建会馆的办事处,工作人员冷冷地回绝我:“没有关于茶庄的信息。我自己也不喝茶。”这让我很意外。不过,办事处负责人曾先生积极帮我想办法,并告诉我:“说起来倒是有一家老茶庄。只不过从这里走路过去要很长时间。”我花了30分钟走到了他说的老茶庄。

    这家名为老翁茶的茶庄位于非常偏僻的郊外。只看招牌就能得知这里是1929年创建的,昔日的茶商公会名单里没有这家茶庄的名字。一问才知,茶庄原本登记时用的名字是“陈烈盛”,这让我很惊喜。感叹到底还是保留下来了。店中摆放的茶具和茶叶罐都很古朴,令我兴致盎然。

    这家茶庄的经营者很罕见是从广东海丰来的客家人,所以,茶庄信息没有被收入福建会馆的信息网。但因为他们讲闽南话,由此经营的多是安溪茶等中国茶,现在也出售小包装的铁观音等。这里是槟城现存最古老的茶庄。

    陈亚城是这家茶庄的第三代掌柜。其父亲经营茶庄的时代,店里生意很好,20年前,他们搬到了今天所处的郊外。茶庄以前是以槟城为据点,向曼谷等其他东南亚地区出口茶叶,不过,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最近,他们从印尼进口红茶,批发给印度人,经营范围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我还有一个偶遇。福建会馆的曾先生引荐我认识了许多茶艺协会的人。他们通过20世纪初从台湾传到马拉西亚的茶艺,开展活动普及中国茶。在老字号茶庄越来越罕见的今天,茶艺协会的推广活动变得很重要,之后我参观的一些活动,也都体现出主办方希望除华人之外,马来人、印度人也能喜欢上中国茶的良苦用心。

    在茶艺协会庄嘉铭先生的带领下,我拜访了位于槟城的另一家老字号人和茶庄。这家茶庄也远离市中心,相比零售,其主营批发。茶庄创始人是安溪人刘忠义。他从1952年在槟城最大的茶商龙泉(现已停业)工作,一干就是25年。1977年,他开始参与原本由其岳父经营的人和茶庄的业务,岳父引退后继承家业。

    在龙泉工作期间,刘先生负责马来半岛东海岸的业务,由于交通不便,每次前往要花两天时间。客户以马来人居多,所以,主要售卖的是制作奶茶的原料红茶粉,不经营福建茶。我还听说金马仑高原的红茶品牌宝乐茶主要用于出口,很少在国内流通。

    刘先生虽年过80,依然精神矍铄,亲自为我泡茶。据说从前客人们爱饮用六堡茶,现在都是普洱茶之类,喜好不断发生改变。未来,时代到底会需要怎样的茶铺呢,现在还真是很难说。

亚罗士打唯一的茶庄

    从槟城乘渡轮到半岛,再乘列车走1小时就到达了马来西亚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从这里再走1个小时就可以到泰国边境。最近再次出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是在这里出生的。这里华人很少,可以说是散发着浓郁马来人气息的地方。这里也会有茶庄吗?

    好不容易,我找到了唯一的老字号茶庄——振华茶庄。华人们正在一边用闽南语聊天一边饮茶,一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闯进来,都满脸惊讶。我告诉他们我在寻找老字号茶庄,其中一人站起身来。他就是这里的掌柜李礼诚。

    李先生的原籍也是福建安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随父亲来到马来西亚,好像之前在槟城的荣华茶庄(现已停业)工作过。战后不久就来到亚罗士打开分店。因为当地有很多马来人,所以不卖中国茶,而是以经营红茶粉为主生存了下来。

    可惜李先生也已年过70,如今,这家茶庄已经成为附近华人的集会场所。“这一行后继无人啊!因为不赚钱。”李先生失望地表示。更主要的原因似乎是因为华人老龄化,他们的子孙不断离开这座城市。虽然这里是当地唯一的茶庄,但我很担心它早晚也会消失。哎,这或许也是大势所趋吧。

图片说明

  1. 槟城 福建会馆的招牌
  2. 槟城 小包装老翁茶
  3. 槟城 和老翁茶茶庄的陈先生合影
  4. 槟城 人和茶庄的刘先生(右)和茶艺协会的庄先生
  5. 亚罗士打 振华茶庄的李先生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六篇 新加坡 不止步于茶商的林庆年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六篇 新加坡 不止步于茶商的林庆年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坚守在新加坡的老字号源崇美,但茶商们说,谈到新加坡的茶产业,不能忘记一家名叫林金泰的茶庄。特别是其掌柜林庆年,无疑是一个名垂史册的人物。这家茶庄很有名,可惜很久以前就销声匿迹了,如今,已经被世人遗忘。此次,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位销声匿迹的茶商的历史。

  林庆年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据记载,他不仅是一名茶商,也是政治家、官员和实业家,且热衷于服务社会,曾活跃在多个领域。他是福建安溪人,1893年生于安溪罗岩,自幼在福建读书,后考入北京大学深造,1924年毕业。作为一名出身福建的茶商,能在北大学习深造,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

  林家的茶生意据说在当时非常兴隆,毕竟能让孩子上得了北大。林庆年的曾祖父林宏德,19世纪50年代在故乡福建安溪开办了林瑞泰茶庄,当时正值茶叶开始出口海外的大好时期,他便把安溪茶推向了东南亚。据记载,在清末民初,林宏德的孙子林国书曾在厦门大范围地开展过茶叶贸易。

  之后,林庆年的叔父林诗国于1918年创立了林金泰茶庄,继续向东南亚大量出口茶叶,但由于代理店出了问题,不得不派刚刚从北大毕业的林庆年去开拓东南亚市场。1924年,林庆年独自前往吉隆坡开设林金泰分店,第二年又拓展业务,在新加坡成立了林金泰总店。

  除了安溪茶,林庆年也经营武夷茶等,大大扩展了茶庄的规模。1936年,其叔父林诗国去世,林庆年接管茶庄。当时,只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提起金泰茶,都知道这是福建的名牌茶,甚至在茶馆里店员询问客人需要什么茶时,也通常会问:“您要六堡茶还是金泰茶?”

  林庆年还参与了华侨向祖国汇款的业务,并成为最大户头。该业务风险很高,曾有过1天中产生巨额损失的情况,但据说林庆年因信用度高,最终挽回了损失。在这之后,他也参与了华商银行的经营等,在金融界名声大振。

  林庆年作为福建会馆的教育主任,还致力于向华人子女普及中文教育,为华侨学校,南洋大学等的创办做出了贡献。和同在新加坡创业,在橡胶产业大获成功后,为故乡福建投巨资创办了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的陈嘉庚不同,林庆年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发展中。

  1936年,林庆年当选为南京国民党政府举办的中国国民大会的星马华人代表,从此参政。我们无从得知这到底是商业需求,还是政治野心。就在日军侵略中国前不久,林庆年逃离新加坡,加入重庆国民政府,随后入了国民党。

  1928年茶业公会成立时,林庆年的名字也曾出现在名簿上。1930年年轻有为的他就任会长。从那之后一直到1968年去世,他一直担任茶业公会会长职务。林庆年后来还升任新加坡中华商会会长,作为茶产业界代表,他在华人中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

  属于林庆年的辉煌时代结束后,茶庄由儿子林文洞继承。但据说,20世纪80年代末期,林金泰茶庄的名字已从茶商公会会员名单中消失,没过多久,林文洞也去世了。那时,靠茶产业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林庆年的家人也或是转而经营更赚钱的产业,或是出国留学,移居海外等,在新加坡销声匿迹。

  我曾努力向新加坡、吉隆坡等地的茶商打探林庆年后代的消息,可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去向,知道金泰茶是福建名茶的人,早已步入高龄。“大概十年前,曾有人托我买过金泰茶的老茶”“20年前林家曾来人打听过与茶庄相关的事”…了解林家故事的茶商,也只能讲述这么多了。

  林庆年和我此前拜访过的多数华人茶商不同,他是北大毕业的才子,不仅在茶产业界取得了巨大成功,还是一名成功的实业家,并参与政治活动,成为华人社会的领军人物。我曾在橡胶业,制糖业看到过很多大获成功的华人,但说实话,在茶产业界能有这样成功的人士还是让我很惊叹。虽然在新加坡国立图书馆能很容易找到林庆年的相关资料,但没能从他的子孙后代那里听到他的故事,感受他的气息,还是让我感到万分遗憾。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五篇 新加坡 坚守至今的源崇美

1819年,自英国开拓者莱弗士踏上新加坡这片土地,距今已整整过去了200年。从那之后,新加坡摇身一变成为中转贸易基地,飞速发展,繁荣至今。“在这些贸易商品中理应有茶,那么也应该有华人大茶商吧。”我凭空猜测着,时隔多年再访新加坡唐人街一探究竟。

出乎意料的是,往日多达数十家的茶行如今大多已没了踪影,茶商公会也没有办公室,我只能从2015年版的《新加坡茶商公会史略》中寻得零星线索。来到唐人街的商业大厦,这里本应有几家茶行,但多数大门紧闭,最后我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一家。

这家商号叫“源崇美”,其第三代掌柜颜明福和我聊了很多。其实当我看到这家商号时,总觉得与上一篇中介绍的缅甸“张源美”有几分相像,所以试着探寻了一番,结果完全猜错了。这家茶行创始于1920年,由好友三人合办,是从三人各自的商号“源峰” “崇泰”和“裕美”中各取一字得名。

据介绍,茶行第一代掌柜颜惠艺来自福建安溪紫泥乡,25岁开始种茶、制茶,在潮州、厦门一带贩茶。当时他家的商号是“裕美”,与“崇泰”的林沙溪和“源峰”的颜受足相识后,把生意做到了台湾。后来因为国内治安恶化,他们决定转战新加坡,1920年新茶行开业。至于为何选择新加坡不得而知。然而,生意进展并不顺利,林沙溪1年后便退出。1928年茶行参与了新加坡茶商公会的筹建工作,尽管如此,生意仍然没有起色,到了1930年颜受足也离开了。

那段时期正赶上经济危机,1929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全球恐慌,各国经济陷入困境。即便如此,颜惠艺也没有放弃茶业。颜明福说,“听说爷爷找人算过,所以决定继续从事茶业。”多么典型的华侨逸闻。

此后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茶业生意走上了正轨,“源崇美”不觉间发展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贸易商,其茶叶开始出口到越南、泰国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地。但二战爆发后,华人的苦难时代来临。新加坡被日军攻占,茶业全面歇业,茶商公会也只留下“1941-1946年活动空白”的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源崇美”非常积极地参与茶商公会的活动,颜惠艺曾两度担任公会的主席,可谓业界领袖。其子颜辉宗也长期负责公会财务工作,并从1969年起的10年间担任公会主席。我这才明白,新加坡茶业界长期由安溪人掌舵,而“源崇美”则是业界龙头。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茶业行情也随之向好。新中国成立后,留在福建的颜家人也全都移民到了新加坡。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亚联合邦分离并独立。虽然当时新加坡的经济实力并不如现在,还有些混乱,但颜明福认为从那时起直到70年代前后对茶业来说都是黄金期。

“源崇美”从第一代颜惠艺到第二代颜辉宗,均以经营水仙和铁观音等福建茶为主,生意越做越大。他们当时进口茶叶后,从混合到碳火炒制,全部是手工作业。鼎盛时期,茶行上下包括工厂工人在内多达五六十人。但到了80年代后,新加坡人明显西化,与中式茶渐行渐远。而且,大家喜爱的中式茶也逐渐转向普洱茶等走健康路线的茶种,经营的茶叶发生了变化。

我从颜明福手中拿到了二代掌柜颜辉宗留下的1972年的手册,里面预测道,“1952年,印尼禁止进口中式茶,而后1965年新加坡独立于马来西亚,茶业遂失两大市场。加之在年轻人中可乐、咖啡之风盛行,与中式茶渐行渐远,今后茶业界恐将陷入严重危机。”所言极是。

1994年,第三代掌柜颜明林继承家业,2002年传到颜明福手中的“源崇美”规模缩减,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员工了。这不仅是“源崇美”一家面临的问题,这栋大厦里其他多家老字号茶行都是门窗紧闭,连聊上几句都做不到了。

“曾经靠做生意起家的老字号茶行的子孙学历高,留过学的人也很多,所以,现在他们完全没有动力从事这不赚钱的茶业了。”听到这番话,我着实感到遗憾,但这也概括了新加坡茶业的当下与未来。

人民中国2019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四篇 缅甸大茶商 张彩云及其家族的历史(4)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四篇 缅甸大茶商 张彩云及其家族的历史(4)

 张彩云的女儿张秀月至今仍在世,生活在故乡安溪大坪。张彩云除了有之前我们提到过的三个儿子外,似乎还有四个女儿。据说其中秀华、美华、丽华三个女儿生活在美国,唯一嫁到福建的长女秀月,至今仍生活在大坪。虽说如此,我询问了众多住在大坪的熟人,却无人知晓张秀月的下落,我甚至还拜托了张彩云在厦门的亲戚,寻找了数月。

关于安溪大坪,笔者最熟悉的就是铁观音了,而最早接触铁观音,还是在大约20年前的香港。那时我与一位高姓老板相识,他在香港开了一家名为“茶缘坊”的茶庄。2000年以后,市场上的安溪铁观音茶一下子都成了轻发酵茶,但高老板的茶还是保留着传统味道,因此喝起来十分畅快。2013年第一次到访大坪当地,我受到了高老板的亲戚、制茶人老张一家的款待,还多次参观了制茶现场。此外,被称为台湾木栅铁观音始祖的张乃妙也是大坪人。这里的制茶历史非常悠久。

来过大坪数次,但是这次我被带到了被称为大坪古街的小路上。这里确实有一条非常窄的古道,仿佛诉说着海拔800米的大坪曾作为物资集散地的荣耀。他们指着一处古老的建筑告诉我说:“这里曾是张彩云茶行的所在地”。听到这句后,我不禁颇为感慨。20世纪30年代,张彩云一边在缅甸构筑着自己的商业帝国,一边依然在老家踏踏实实地做着生意。

在这条道路的尽头,可以看到一座陈旧的五层建筑。我们走进去之后,一位面带笑容的老奶奶出来迎接我们。这位正是张彩云的长女张秀月,听说今年虚岁已有94了。据说张秀月与哥哥张树根以及在自己后面出生的妹妹都出生于大坪(这三位是彩云前妻生的孩子,再下面的弟弟是后妻在仰光生的孩子),之后他们的父亲由于做生意的原因,一家便移居到了缅甸仰光。

然而在1942年,由于日本军队进攻缅甸,张彩云一家返回了老家大坪。当时,处于适婚年龄的秀月嫁给了一名当地男性,就此留在本地。这里要补充一点,大坪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姓高或者姓张,张秀月嫁给了一位高姓男子。张秀月老人略带无奈地向我们回忆起过去,说“二战后,父亲带着哥哥树根等男孩子回到了缅甸,可能由于我是女孩吧,被留在了这里”。

老人拿出了一个珍藏已久的旅行包。她说这个包是80年前父亲张彩云送给她的,里面放着一些照片。凝视着这些照片上的张秀月老人,她仿佛像一位专注地望着远方的少女一般。她和我们说“战后父亲回来过几次。最后一次见面是在80年代了”,老人动情地回忆道:“哥哥(树根)不知道为什么,基本没回来过。但是,1956年他随缅甸总理的访华团回来,在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这是我们一家的骄傲。”

然而,与父亲张彩云一样,张秀月老人的一生也充满波折。结婚后,她虽然生了一男三女,但在32岁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她一人拉扯着四个孩子,开始了艰辛的生活。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她被冠以“资本家女儿”的名号,成了被批判的对象。而正好在这个时期,缅甸也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到处吹起国有化之风,父女两人都过着举步维艰的生活。

随后在文革结束的时候,四个孩子中的三人也在丈夫之后相继离开人世,张秀月老人的生活走投无路。她说,“哥哥树根以及到了香港的妹妹(还有一说是被招来做养子的小舅子)们接济了我,才得以维持生计。”随后,老人唯一活下来的女儿也在数年前去世了,四个孙子也都离开了大坪。如今,老人虽然有保姆照顾,但也不得不在94岁的年纪还过着独居的生活。老人的指尖已失去了感觉,拿不起筷子,只能用勺子吃饭。

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曾经在当地叱咤一时的大茶商张彩云之女居然无人知晓。老人家向作为外国人的我讲述这些的时候神采奕奕,但是说实话,其中的内容过于艰辛,作为听者的我反而不知所措。后来,张秀月老人的亲戚打断了我们的对话。

    旅程最后,听说80年前张彩云在大坪的房子还尚在,我在其亲戚的引导下拜访了此地。在气派的大门里面,还留存着木制双层构造的老屋,相当别致。但是据说即使是这个老屋,过去也曾被匪徒洗劫,在文革中也受到损坏。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屋至今还能存在已是奇迹。在老屋的旁边,是20年前张彩云的亲戚们共同出资修建的五层楼房,在屋顶上竖立着一个刻着“张源美的历史”的碑,碑文上记录着这一家辉煌而苦难的历史。现如今,大坪名人张彩云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是让人惋惜。站立山间,沐浴着凉风,我不禁深深感慨:“这正是历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