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五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3)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五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3)

    大约3年前,我参加了在清莱皇太后大学举行的茶叶论坛。当时,一位意大利嘉宾的发言吸引了听众的目光,他正在对一款使用泰国传统食物腌茶(Miang)制作的名叫Kombucha的健康饮料进行说明。我们日本人很容易从该发音联想到昆布(海带),实际上汉字写作康普茶。

    上一篇我曾介绍过泰国腌茶,这是盛产于泰国北部的一种发酵茶。原本由山区少数民族制造,起源据说是缅甸的腌茶Lepet-so。我也听说200多年前,泰国人曾出于商业目的移居山区栽种茶树,但其历史没有定论。

    泰国的腌茶和缅甸的腌茶做法大致相同,在日本人看来就是茶叶的腌制品。Lepet-so作为餐后零食或茶点,大多会拌上小虾或者芝麻食用,Miang又称嚼食茶,很多人都像吃口香糖一样嚼完之后吐掉。由于其不仅可以用来招待客人,所含咖啡因还有提神作用,所以似乎也被用作劳动时补充体力。但如今产量锐减。

    清迈一家名为Tea Gallery的公司使用从Miang中提取的精华制作康普茶。和传统茶庄不同,该公司位于远离闹市区的寂静住宅区一角,外观看上去像时髦的咖啡厅,其研发部门简直就像是研究所(实验室)。在这里可以直接品尝Miang,还能品尝到低酸度的冰康普茶。

    在红茶做的华夫饼干上涂抹用Miang特制的果酱,也相当美味。公司里还有用Miang制作的无酒精冰啤等,可以看出研发团队在不断拓展Miang的应用领域,已经将其从作为饮品的茶发展成为食品。公司经营者马惠娟强调:“泰国人基本不喝茶,所以为了吸引泰国人关注,就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

    马女士的父亲马慈荣(1917~2009年)和上一篇介绍的天元茶行的纳女士是同乡,都是云南人。让我意外的是他也是回族,和纳家还有亲戚关系。世界真的好小啊!只不过马慧娟女士的母亲是泰国人(娘家开中药房),头上没有戴穆斯林头巾,所以乍看上去不知道她是回族。

    马家从其姓氏可知,曾经是云南回族最引以为豪的物流担当——马帮的成员。所以,茶行的标志是一匹马。在来往于云南和泰国北部等地的上世纪40年代前后,慈荣先生从云南迁居至清迈。或许他是因为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而早早做了打算。上世纪50年代,慈荣先生开始在清迈郊外生产茶叶。当时的品牌名称在泰语中是普通的意思,是一种类似粗茶的绿茶。

    我询问马女士,为何慈荣先生会从事制茶,她说:“实际上二战以前,父亲曾是国民党的士兵,受蒋介石指令,去了思茅(今云南普洱市),并学习了制茶。”当时,包括普洱茶在内的茶叶,属于战略物资,也是资本来源,由此可以理解国民党为何如此重视茶叶。听说云南和泰国北部生产的茶叶在战争年代也曾卖给日本军人。这意味着,不仅茶叶生产跨越了国界,还实现了跨国流通。

    1971年,马家在清迈开设了茶行,将自制茶叶批发给曼谷唐人街耀华力路上的茶庄。谈话间,马女士先后提到了我此前介绍过的王有记、建峰茶行和集友茶行的名字,让我很是吃惊,或许只要生意有了一定规模,彼此交流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当时,中国正值文革时期,国产茶叶出口减少,因此,作为替代品,茶行就开始供应泰国茶叶。同期在清迈和曼谷,也开始生产普洱茶,所以,在思茅学习了制茶工艺的马家也参与其中。

    然而,改革开放之后,低价的中国茶开始大量上市,泰国产茶叶的销售势头逐渐衰退。2000年前后,接手家业的惠娟女士改变经营思路,先是经营针对女性的药茶等,之后又注意到Miang的健康功效,开始投入到康普茶的生产中。

    茶行深入研究能够被消费者接受的康普茶,2015年正式上市时,已经在美国等地小有名气,于是,健康意识较强的欧美人兴致勃勃地前来光顾。与此同时,收入显著增高的泰国中间阶层人士,也开始萌芽健康意识,康普茶越来越受关注。后来,茶行得到前文提到的来自意大利的Jacopo博士等人的协助,开启了可持续的研发合作。Tea Gallery公司的发展历程,让人感受到了泰国茶叶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今后其必将备受瞩目。

图片说明

  1. 位于清迈的Tea Gallery公司
  2. 马家合影
  3. 泰国腌茶Miang
  4. 用Miang制作的果酱
  5. 马惠娟女士和Jacopo博士

コメントを残す

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