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中国」カテゴリーアーカイブ

人民中国2019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一篇 缅甸大茶商 张彩云及其家族的历史(1)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一篇 缅甸大茶商 张彩云及其家族的历史(1)

在中国,有很多人出于各种原由而从广袤的土地上迁徙至亚洲各地。他们到底是怎样来到这些地方的?又是怎样在这些地方生存扎根的?这些华人华侨以及他们祖先的历史常常令人兴趣盎然,想要一探究竟。本次报道将通过茶叶来回顾他们的历史,和大家分享他们实际到过的地方和我的调研成果。

对缅甸华人茶商兴趣浓厚
我来到了缅甸最大的城市仰光。这是个让人倍感亲切的地方,也是我在2003年初次来到后又多次探访的心仪城市。以茶叶来说,这里有久负盛名的可食用茶叶—腌茶(茶叶沙拉),所以在这里我第一次意识到茶叶原本不是用来饮用的,而是用来吃的。

我来到这里的契机看似偶然,但也许是必然。中国福建省是茶叶的最大产地,我时常会去那里。前几天在铁观音发祥地安溪,我有幸见到了研究华侨史的陈克振先生,并获赠了先生的著作《安溪华侨志》。读后便知,这本书记载了众多从安溪走出去的华侨,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内创造了财富。
其中就记载着约100年前迁至缅甸,靠茶叶生意收获成功的张彩云。这勾起了第一次听说缅甸华人茶商的我的兴趣。因为在亚洲各大城市里,都相应分布着华人华侨,他们努力地经营着各自的生意,但相对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茶叶生意发展迅速,在缅甸从事茶叶生意的华侨却并不曾耳闻目见。
我想要调查了解张彩云,但除了手头的这本书,没有任何头绪。而且他已经于近30年前的1991年,以94岁的高龄去世。他的后代是否还身居仰光,现在以何为生,完全没有线索。

因此,我咨询了缅甸的熟人,他的朋友中有华人,在仰光帮我查到 “如果确定是福建籍,问一下宗祠应该会有收获”,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喜讯:“我们找到了他的儿子,要不要来见他?”这个消息让我激动不已,就这样早早地赶来了。

在此之前,我几乎没有意识到缅甸华人的存在。连哪里有中华街都不知道。只知道从我住宿的市中心酒店可以步行到那里。只不过那里没有中华门之类的牌楼,显然并不是景点。我到达了几乎位于中华街正中央,靠近港口,拥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庆福宫。

并且,终于在这里见到了张彩云先生的三儿子张家荣先生。他虽然已经83岁,不再涉猎生意,但我们了解到以前他曾担任庆福宫的主理人,这座宗祠也和张彩云先生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来宗祠的人们虽然都说着福建方言,但面对笔者,他们都以标准的普通话回应。

 

仰光的张彩云
张彩云是何许人也?他及其家族的历史非常传奇,不仅限于茶叶,简直可以说是一部中国与缅甸的近代史、华侨史,这不禁让我想要一探究竟。1899年,张彩云出生在福建省安溪大坪(闽南的茶叶产地)的一个茶农家庭,是家中的第四子,1916年,他迁居至哥哥们所在的缅甸,在缅甸孟邦首府毛淡棉帮忙生产、销售蔬菜水果。1921年,他回国在家乡结婚。那时,兄弟四人商量将故乡的茶叶运往南洋售卖,由此诞生了“张源美”这个茶叶生意招牌。1922年,第三子张彩男负责采购茶叶并运输,张彩云负责在缅甸的销售。

然而,最初一切进展得并不顺利。上世纪20年代,已经有以林奇苑为首的厦门大茶商开始在仰光大量售卖武夷茶,茶叶市场很难切入并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如此,随着在各地,各个港口间穿行的茶叶销售,1930年,福建的土匪霸占了从武夷山到厦门的茶叶通道,武夷茶的海外出口被中断了,以此为契机,彩云兄弟几人的安溪茶一下子垄断了仰光市场。1931年,他们在仰光创立了茶叶批发市场,注册了张源美的商标–“白毛猴”。1932年,又在厦门建造了自营加工工厂和仓库,将茶叶供给做得稳如磐石。

接下来1937年爆发了以卢沟桥事件为起因的抗日战争,东南亚各地的交通被切断,中国国内的茶叶供给也变得艰难起来。张家兄弟们大量买入了暴跌的茶叶,在香港和泉州设置了个体出口据点,将茶叶运到缅甸,并在1939年收购了武夷山赤石(这是万里茶道的真正起点)的大型茶叶工厂,开始生产自己的产品。通过这些举动,变危机为转机的张源美的“白毛猴”在缅甸确定了垄断地位。虽经历了无数坎坷,却仍然顽强地生存,张彩云这位典型的华人成功者,无论是战时还是战后,等待他的都是波澜壮阔的人生。

人民中国2017『中国紅茶の旅』中文版(12)「开荒者们生产的海南红茶」

开荒者们生产的海南红茶

海南岛被誉为中国的夏威夷。我原本以为来到这座岛上应该满目都是海,没想到此次停留的3天全都是在山里。因为海南岛上也有茶田,而且生产红茶。本期就为您介绍有些许陌生感的海南红茶。

 

五里路有机茶园的室外茶会

农垦茶厂的今昔
据说海南岛的制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在山中生产茶叶。有关海南红茶的历史,和上期的英德红茶一样,都是响应新中国成立后的创汇号召,在上世纪50年代末成为红茶出口基地,开始启动生产的。并且,担当生产任务的是农垦。所谓农垦,相当于日本古时的士兵屯田制度。战争结束后,士兵们被分配到边疆各地,平时进行农业开垦,战时作为士兵上战场。听说当时也有兵团被派到海南岛,并扎根山中。

中国土产畜产海南茶业进出口公司陈世登总经理

从海南省省会海口驱车上高速进山。最近,海南岛也修建了高速铁路,交通越来越方便,但主要是沿海修建,进山仍需要很长时间。今天尚且如此,可想70年前农垦开山的精神是多么了不起!我们最先到访的国营乌石农场岭头茶厂(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1957年修建的早期茶工厂。据该厂现在的负责人介绍:“我们都是在这里出生的,这里是XX师团,那边是XX师团。”

 

 

我在岭头茶厂了解了海南岛生产红茶的历史。农垦开始后,为了统一出口标准,提高了红茶的生产要求。于是,除了原有的小叶种外,从云南引进了大叶种,还从福建引进了福鼎大白等品种,正式启动红茶生产。岭头茶厂是1960年前后建成的海南最早的茶厂之一。

 

这家茶厂从很早就开始采用CTC制茶法,通过批量生产为出口做出了贡献,且生产持续到90年代中期。气候条件优越的海南岛,几乎可以全年无休地生产茶叶。并且开始生产具有独特风味的叶型红茶。如将甜味突出的云南大叶种和香气浓郁的海南小叶种混合等。据介绍,1993年海南岛有50家茶厂,其中的37家和农垦相关。由此可知,农垦对于茶叶生产的贡献度有多高。然而,90年代中期出口完全停止,茶工厂进行了改组,现在的定位是归属于农场。

接下来走访的白沙茶厂和岭头茶厂的发展历史几乎相同,现在不是因红茶,而是因“白沙绿茶”而闻名。该地区据称受数万年前降落的陨石影响,水质非常好,所以生产出的绿茶口感极佳。好像海南岛出产的绿茶50%以上都是在此生产的。

据负责人介绍,“我们必须要摆脱以往的国营、农垦体制,谋求效率、提高生产率,这样才能在和其他省市的竞争中胜出。所以,转变工人们的意识非常重要。我们这里重视制茶的业绩,所以有的员工工资比管理层还要高。”从他的介绍中,我感受到现在正是茶叶生产的巨大变革期。

修建于50多年前的五指山茶厂

海南茶业的支柱企业五指山茶厂保留着创业当年的旧工厂。其建筑略带西洋风格,外形很漂亮。里面的设备很陈旧,与茶叶生产相比,我更希望这里作为珍贵的历史遗产,或博物馆被保存下来。距离海口不远的南海茶厂原本也是发挥核心作用的茶厂之一,但如今几乎完成了使命,其创业时期的工厂旧址已经被重建为观光茶园,谋求新的发展。只是到今天仍然有来自日本茶商的订单,还在延续着本行。

 

业界新动向
清早,我参观了白沙镇的有机茶园。五里路茶业从一大早开始,就有许多采茶人在采摘茶叶。这附近是黎族聚居区,很早就开始茶业经营,后来获得了有机认证,尝试开辟新市场,让人耳目一新。他们从10年前着手改良土地,7年前开始种植茶树,近几年才开始生产。但据说已经在欧洲等全世界20多个国家获得了有机认证。

我们还到访了名为五指山椰仙的真正位于大自然中的茶田。大约15年前,开荒者们划着竹筏到达当时还没有修路的山中,一点点开始拓荒,真是了不起!我在茶园里看到了树龄超过100岁的老茶树,用有机栽培的茶叶生产的红茶,散发出一股清香的味道。我预感,独具特色,重视品质的海南红茶未来将从这里诞生。

(日文原文刊载于《人民中国》杂志2017年第12期 翻译:钱海澎。鸣谢:福建元泰茶业有限公司对本文也有贡献。)

人民中国2017『中国紅茶の旅』中文版(11)「浓缩中国近代史的英德红茶」

浓缩中国近代史的英德红茶

从民国时代开始生产

提到广东省的广州,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曾在清朝,因在对外贸易领域一时独领风骚而成为首屈一指的贸易基地,许多茶叶从这里出口至海外,使中国茶声名远播。然而,广东省除了茶叶贸易繁荣,实际上还是知名的茶叶产地。距广州150公里外的英德所盛产的英德红茶,是享誉欧洲的名茶,并且其发展脉络和中国现代史紧密相连,探究起来颇有趣味。

 

 

纵观英德红茶的历史,从民国时代开始就已使用小叶种开始生产,上世纪50年代正式成立英德农场,从云南引进了大叶种,并从福建引进了名为水仙的茶叶品种,开始兴建茶园。59年成立了茶叶试验场(即现在的茶叶研究所),60年开始出口,成为创汇的重要物资。广东省能在此设立茶叶研究所,并且延续至今,可见英德的重要意义。

 

此后,英德红茶获得英国皇室的高度认可,70年代被出口到全世界60个国家。并且,从那时起就引进了CTC制茶法所需要的机器。在位于茶叶研究所近旁的旧国营工厂——红旗茶厂的墙壁上,至今仍保留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原样呈现着当时的生产环境,特别是高高的天井,仿佛让人看到当年茶叶生产热火朝天的景象,印象深刻。

红旗茶厂高高的天井

只不过到了90年代,出口竞争力逐渐消失,英德红茶一时间在市场上难觅踪影。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在香港,英国人像在讲述传说一样感叹:“英德红茶那可是极品啊!”正当我已经死心以为喝不上英德红茶之时,2010年后的某一天,我在广州吃早茶的时候,竟然发现了“英红9号”的名字。这一品牌现在是广东英德举全现县之力宣传,正在成为中国名牌的红茶品牌。补充说明一下,它是1961年研究所使用云南大叶种开发研制出的品种(当时的名称是英茶17号),如今经历岁月变迁,“英红9号”成功面向国内市场东山再起。

与新中国发展史紧密相连

其实,有关英德的传说远不止这些。此次,我得知了有关它的另一段有趣的历史。原本英德当地居住着许多客家人。因为在历史上有很多客家人移居台湾从事茶叶生产的先例,所以客家在茶叶生产中的作用引起了我的关注。有关客家与茶叶的历史,我一定会另找机会详细调查。

据说新中国成立后,在57年反右派斗争中被视为右派的干部被下放到英德农场,从事农业劳动。当时,恰好是红茶生产如火如荼之际,这些人想必成为了宝贵的劳动力。现在,从广州市内走高速,仅需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英德,但从其位于四面环山的峡谷地带来看,无疑是个相当偏僻的所在。据说,昔日运送茶叶的卡车从这里出发要1天时间才能达到广州。

69年前后,因文化大革命而被下放的知识青年们曾在这里生产茶叶,所以这里成了一座知青茶厂。前面提到的红旗茶厂也是在此时被更名为红旗的,这让我依稀觉得这间工厂里残留着文革的气息,望着陈旧的制茶机器,仿佛其轰鸣声响彻天井,述说着茶叶生产的往事。

在我品味着英德红茶的香气时,忽见眼前的锦旗上写有“英德华侨茶厂”的字样。这显示了因79年爆发中越战争,大批越南华侨不得已回国,部分人来到此茶厂被收留的历史。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我眼前浮现出从越南归来的工人们制茶的忙碌身影。这么说来,难怪这附近的建筑,使用的多是在越南河内常见的独特浅米色。英德红茶的发展脉络中浓缩了新中国的多段历史。

从太空归来的种子在成长

而我对英德也有新发现。今年神舟11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英红9号的种子飞上了太空。返回后发现,这些种子中有四粒发芽成活了。其茶叶形状为圆形,和普通茶叶不同,到底还是受到太空环境的影响。我很想品尝用这种茶叶生产的新型英红9号红茶,相信这一天早晚会到来。

在积庆里红茶谷品味英红

此次,我还有幸到访了位于郊外、风景如画的积庆里红茶谷。这里的茶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尽管当天小雨霏霏,但借着此情此景泡上一壶上等红茶,更为茶园美景锦上添花。据介绍,附近还有温泉等休闲设施,从选址在广东这一“地利”条件来看,今后这里很可能成为极具人气的观光地。

(日文原文刊载于《人民中国》杂志2017年第11期 翻译:钱海澎。鸣谢:福建元泰茶业有限公司对本文也有贡献。)

人民中国2017『中国紅茶の旅』中文版(10)「祁门红茶为何举世闻名」

祁门红茶为何举世闻名

吸引国际知名茶商关注

不知是何人所评,有世界三大红茶之说。尽管业界对此有不同声音,但姑且认同三大红茶为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锡兰红茶和中国安徽省的祁门红茶。但有趣的是,即便是红茶爱好者,也有人虽能理解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榜上有名,却不解为何中国的红茶会入选。这让我感到,并非全世界都认可红茶的发源地是中国。

 

然而,都说中国红茶始于福建的正山小种,缘何祁门红茶举世闻名?我倒是听说过,祁门红茶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世博会上荣获金奖而名声大振,但看过连载的读者会发现,实际上在此次世博会上,中国的很多红茶品种均获得了奖项,祁红在这当中并无特殊之处。

据说,祁红的生产技术是在1875年从福建传入安徽的,从那时起,安徽开始由生产绿茶转而生产红茶。关于祁红是如何在当地生产出来的有各种传说,这让祁红本身拥有了一份神秘感。并且,仅仅在过了40年的1915年,祁红便蜚声世博会,欧美的订单随之如雪片般飞来,其高雅的香气征服了饮用者的心,这真是相当了不起!到了20世纪20年代,祁门当地已经有140多户茶农,由此可见祁红的飞速发展。

 

据说全球知名的红茶厂商川宁(英式红茶代表品牌)从1912年开始,每年都会采购祁红,这让祁红在世博会开幕前,就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红茶品牌。我还听说另外一个全球知名茶叶制造商立顿的中国总部就位于安徽省合肥,最近将迁至黄山。无疑正是有了这些大企业的认可,祁红的名字才能享誉全球。

1932年,致力于中国茶业的现代化,被业界尊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赴任安徽省立茶业改良场场长,也促进了祁红的发展。吴觉农是推进茶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先驱,曾为了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而积极将制茶工具引入位于深山中的祁门。同时,建立了茶农自产自销的茶叶产销体制,去除了中间商,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或许是因为茶叶产量的提升,带动了祁红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祁红也曾作为中国茶叶的代表品牌,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这让人联想到,改革开放伊始,75岁的邓小平曾访问祁门,对祁红大加赞赏。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围绕香港问题和英国进行交涉时,还将祁红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有一位80年代为了求得祁红而到访祁门的日本人曾这样感叹:“那是一种散发着沁人心脾果香的红茶,当时的价格比现在便宜很多,但质量上乘。如今,已经买不到那么优质的红茶了。”

 

以确保并提升品质为使命

6月下旬,我第一次到访祁门。先是乘坐高铁到达名胜黄山。从黄山驱车60公里即到达祁门。这是一座海拔600米的县城,由于连日降雨,我们预定访问的工厂周边的河流急速涨水,导致工厂险些被倒灌。结果,位于山间的茶田附近的道路都被泥水淹没,我们很遗憾地没能参观成。据当地人讲:“最近的恶劣天气非常异常,对茶叶生产影响巨大。”

祁门近郊的茶田

上世纪90年代,国营祁门茶厂被迫停业。虽然之后进行了改组,但仍没能阻止闭门之势。2005年祁门茶厂终于倒闭,工厂中的设备被卖给了浙江省祥源集团。虽然祁红茶业还在运营,但旧工厂已经解体,人才并没有全部留下。或许只有依靠巨额投资,才能让祁红东山在起吧。

不过,走入茶工场的试饮室,特别用人工采摘茶叶制作的顶级祁红的香气,让我判断这是红茶之旅迄今为止邂逅的最高品质。那一刻,我感叹:祁红果然名不虚传!此次,专程为我们担当向导的闵宣文先生今年已经85岁,他1958年进入祁门茶厂工作,将50年的青春奉献给了祁红,被认定为祁红传承人。现在担任该企业的顾问,负责指导制茶。他的技术和实力,让我看到了祁红的未来。

祁红传承人闵宣文(右)

如今,祁红产量的70%都被出口至欧洲等地,恰好赶上了红茶热,国内需求迅速提升。对于名牌产品,已经可以看到“茶叶价格越高越好”这一趋势,尽管宛若泡沫经济到来,但确保并提升红茶品质,不正是中国红茶的代表——祁红的使命所在吗?

 

(日文原文刊载于《人民中国》杂志2017年第10期 翻译:钱海澎。鸣谢:福建元泰茶业有限公司对本文也有贡献。)